![]() 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和裝置
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側流內添加劑以及產品轉換中藉由極高度彈性被分辨之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 公开号:TW201302851A 申请号:TW101120211 申请日:2012-06-06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Ekkehard Siebecke;Mirko Baer;Eberhard Raue 申请人:Uhde Inventa Fischer Gmbh; IPC主号:C08G69-00
专利说明:
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側流內添加劑以及產品轉換中藉由極高度彈性被分辨之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 基於各種理由,必需以添加劑修飾聚合物熔體。其一理由為聚合物之溶化由於合成聚合物之均質構造無法折射或反射光而多少有點透明。就大部分各種之應用而言,聚合物熔體因此混合色素舉例如二氧化鈦、硫化鋅或碳黑。明確而言在合成纖維之領域中,較佳為於紡絲之前從熔體中移除暗淡和油性光澤纖絲,該熔融物於服裝業尤當利用合成纖維時常不受喜愛。加入相對少量白色顏料,通常為二氧化鈦會影響光澤之折射。然而,已習知藉由聚合物溶化修飾中加入添加劑之進一步目的為舉例如用於製造抗起毛球纖維或用於黃色聚合物之增亮。 利用融熔母料之融熔修飾法為現行技術。此原理述於例如DE-OS 16 04 368。高百分比添加劑母料顆粒所製成之融熔物以確定比例於下游混合入被修飾聚合物熔融物。在品質轉換之例子中,此方法事實上可提供高彈性但具有下列缺點:首先為該母料顆料於熔融之前必需先被乾燥。 其次,於再熔融過程中產生額外熱和機械壓力。此方法之第三種缺點為額外處理成本。另一缺點為顆粒外部污染之危險。在室內製造母料之例子中,其他缺點為需要從製程中移除聚合物顆粒。母料異物顆粒之缺點為對終產品性質具有不良影響之所使用聚合物間之差異。 化學工程進展期刊(CEP)第78期(1982)第62至64頁中已述及一種修飾變異。於第一擠壓機區域內導入聚合物顆粒和較佳為反應性添加劑以代替將添加劑加入下游聚合物熔體。一方面,此方法之缺點為造成添加劑顆粒間之衝擊以及,另一方面由於需均質和分散而產生高剪壓力故快速和無法控制地降低聚合物之黏度。 與現行技述有關之進一步方法已述於"化纖和紡織工業期刊"第一期(1986)(Chem.Fibres and Textile Ind.1)第24-29頁。一部分流從聚縮合端反應器流出之主熔體流被改道以及於熔體下游併入一添加劑。此含熔體添加劑再返回該主熔體流。此方法亦具有添加劑轉換之高度彈性但是有數種主要缺點。首先,聚合物熔體內揮發性成分舉例如乙二醇和水蒸汽或寡聚體不論抽吸階段於通過注液漏斗加入添加劑時會漏出。此導致降低添加劑之流動性以及形成塊狀物。添加劑凝聚物無法再均質地被併入熔體內,以及於旋紡製程中導致濾器阻塞和絲弱點(weak points)。此外,由於自由落體式供應自進料點之懸浮添加劑顆粒所產生熔體上升對流會影響添加劑之連續和均勻計量。進一步缺點為必需維持較小加入添加劑之擠壓機開口以減少於此處融化之危險。因此,限制了添加劑之加入量。 在高產量之連續聚縮合廠中,僅高度彈性之生產線具有經濟價值。通常必須在單一生產線上於同時平行製造不同類型產品,舉例如纖維和纖粒。必需在極短時間以及儘可能無耗損之下將其轉換成不同品質之產品舉例如非消光、消光或著色。僅在不當地使用現行技術之方法時需滿足上述要求。 因此本發明之目地為在無現行技術中所述缺點之下發展一種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和裝置。 藉由本發明之熔體修飾法於側流中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性以及根據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特性亦藉由執行本方法之裝置可達到此目的。 根據本發明,因此提供一種由至少70%重量比衍自ε-己內醯胺構成之重複單位連續製造聚醯胺6或共聚醯胺之方法,其具有下列步驟:(a)提供析出物(educts);(b)形成一預聚物以及縮聚該預聚物同時產生一主熔體流;(c)粒化該聚合物熔體;(d)萃取聚醯胺顆粒以及(e)乾燥;其特徵在於從主熔體流(b)移除一部分數量以及該部分數量於一擠壓機之側流內混合一確定數量之添加劑以及該修飾側流於粒化(c)之前返回至該主熔體流(b)下游以及於萃取(d)期間形成萃取液,其包含已濃縮並且返回最初製程(a)之析出物舉例如ε-己內醯胺。 因此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特殊性質為組合添加劑饋入聚縮合所產生預聚物之側流內以及從主熔體流被移除同時有效萃取於混合主熔體流與部分熔體流之後所產生之聚醯胺顆粒。藉由組合將添加劑加入一部分流以及隨後萃取該顆粒,可獲得被加入聚合物顆粒內之高度準確均質化添加物;於此同時,幾乎可從產品完全移除產品內非預期之非聚縮合析出物舉例如己內醯胺或短鏈冷凝物,例如己內醯胺之二聚體及/或寡聚體。因此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能製造極高品質聚醯胺顆粒,此時產品內存在極均質添加劑並且同時不含會永久傷害產品性質之析出物舉例如己內醯胺。根據本發明方法之進一步優點為具有高度彈性。 可在不需高清潔作業費用和不降低規格外品質產品之下立即和無損耗地進行添加劑之轉換。該聚合物不需攜帶添加劑因而無影響所形成終產品使用性質之缺點。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係為一種封閉式製程:因此於全部製造過程中無複雜之介入製程,舉例如廠內製造母料。加入添加劑之期間未發生出現聚合物熔體及/或揮發性成分。熔體無凝聚物修飾以及因此延長濾器壽命並且較現行技術實質上所需更低螺桿速度之轉動。添加劑之乾燥不受影響然而同時僅聚合物熔體之最小和恒定黏度降低程度受到影響。此外,可能產生用於加入添加劑如同全部螺桿截面大小之擠壓機開口尺寸。不需限制添加劑之加入量或熔體通量。若不附加冷卻第一擠壓機區域當使用溫敏添加劑時於連續和均勻計量添加劑進入第一擠壓機區域過程中無上升對流問題。不需使用相當現行技術之加工助劑。 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主熔體流(b)之側流分流之後於下游被分成至少兩股部分流以及經修飾側流以確定比例返回進入至少一部分流,隨後於其各自部分流內被顆粒化(c)、萃取(d)以及乾燥(e)。 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方法之進一步較佳另類具體實施例,其主熔體流(b)被分成三股部分流以及經修飾側流以確定比例返回進入兩股部分流。 同樣地,主熔體流亦可被分裂成多於三股之部分流。根據先前所述本發明方法之較佳具體實施例,可例如以不同數量添加劑修飾該二或三或以上部分流。因而第一部分流內可完全不饋入添加劑,因而於完成顆粒化、萃取和乾燥之後可於此部分流線內獲得無添加劑聚醯胺(polyamide)。 同樣地,較佳為提供兼或全部含有不同數量添加劑之部分流而可同時於一廠線中製造三種不同添加性之聚醯胺。 最後,於各部分流中進行製成聚合物顆粒之較佳萃取液,其從聚醯胺顆粒萃取非反應性析出物或短鏈冷凝物。因而最佳為若混合、冷凝獲得自萃取液之萃取水以及因此於此處回收之析出物,舉例如ε-己內醯胺或二聚體及/或寡聚體,再一次被供應至該聚縮合步驟(b)。此具體實施例儘可能以節省資源、有效經濟和生態方法將該析出物轉變成高比例之對應高品質產品。結果可共同混合及冷凝來自不同部分流之萃取水而同時生產複數個聚醯胺顆粒產品線,但是僅需要單一萃取水冷凝裝置。因而該回收析出物可再被供應至共同聚縮合製程。 在進一步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添加劑被計量入一具有不同處理區域之雙軸擠壓機內。此類擠壓機已述於例如DE 40 39 857 A1。關於具有不同處理區擠壓機之特定較佳具體實施例,請參考此未發表德國專利申請案,特別是此未發表德國專利申請案之圖1和圖2以及相關說明。利用雙軸擠壓機之DE 40 39 857 A1揭示內容亦為本專利申請案之主題,其完整內容請參考相關揭示文章。 添加劑最佳為使用可溶或不可溶、無機或有機顏料,較佳為二氧化鈦。 添加劑較佳為在保護性氣體如氮氣之下被計量入該擠壓機內。 在進一步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於保護性氣體如氮氣之下操作該擠壓機。 加入主熔體流(b)內被修飾之較佳添加劑數量為於0.01至16%重量比,較佳為0.03至0.6%重量比。該添加劑之數量係相對於主熔體流之總重量。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較佳另類方法為於萃取期間(d)提供包含高至15%重量比之ε-己內醯胺和寡聚體/二聚體以及之水萃取液,冷凝之後該萃取液濃度為70至95%重量比。 若於濃縮期間或之後將新鮮內醯胺(lactam)加入萃取液亦具有其優點。 在一最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積聚於各自部分流內之萃取液被一起濃縮。 根據本發明,同樣指出一種用於執行前述方法之設備,其包含被配置於連續下游之至少一計量裝置、至少一冷凝裝置、至少一粒化裝置、至少一萃取裝置以及至少一乾燥裝置,其被配置於至少一冷凝裝置和至少一粒化裝置間分流內之擠壓機,以及連接至少一蒸發裝置之至少一萃取裝置。 根據本發明設備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一計量區、一熔體進入區、一加濕區、一除氣區和一分散區之雙軸擠壓機。 明確而言,雙軸擠壓機計量區內之螺桿直徑被減少0.2至4 mm。 可被用於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最佳擠壓機係一種以相同方向旋轉之雙軸擠壓機。 關於此具體實施例,請參考DE 40 39 857 A1。 進一步較佳為用於形成預聚物之設備係連接於冷凝裝置之前。 就根據本發明設備之計量裝置而言,其可精確地計量被供應至冷凝裝置之析出物。於此同時,亦可經由該計量裝置加入催化劑等。 繼使用析出物之後,以至少一冷凝裝置可製造一種聚醯胺。該冷凝裝置因而亦可被設計成兩部分以及例如由形成一預聚物之裝置和一聚縮合裝置所構成。 粒化裝置可從聚醯胺熔體產生顆粒。因而可依任何方式設計該粒化裝置或造粒裝置。可能之裝置為例如條狀粒化裝置、模面造粒機或水下粒化裝置。 同樣地,取自現行技術已知之全部裝置可被用作為萃取裝置或乾燥裝置。 置於冷凝裝置和粒化裝置間分流內之擠壓機因而可用於加入該添加劑。該添加劑因而可被儲存於例如一儲藏空間內以及經由置於分流內擠壓機被饋入。 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直接置於冷凝裝置外之主熔體流隨後被分成二或多股部分流。主熔體流被分成所述部分流之前,轉變成側流進入擠壓機之分流從冷凝裝置被引導離開主熔體流。該分流因此較佳為終止於至少一所產生之部分流,更佳為終止於複數股部分流。因此,以此裝置可產生具有不同添加性之聚醯胺熔體線。 更佳為,根據本發明之裝置包括一用於回收萃取液之蒸發裝置。如上所述,此時一複數股部分流係產生自具有不同添加性之聚醯胺熔體,而每一股部分流具有一獨立粒化裝置、萃取裝置和乾燥裝置。較佳情況為從各自萃取裝置獲得萃取液,特別是將含單體萃取水供應至一連接各自萃取裝置後之蒸發裝置,於蒸發以獲得萃取水。此類蒸發裝置中至少移除部分之水。被濃縮之已獲得析出物或這些析出物之寡聚體,特別指ε-己內醯胺或其二聚體及/或寡聚體,可再被饋入該計量裝置以及因此再供應用於聚縮合作用。 圖一為根據本發明用於生產不同聚酯顆粒線之裝置。一ε-己內醯胺流90被供應至一計量裝置100b。該計量裝置可將例如特別指催化劑等被儲存於例如一裝置100a內之添加劑供應至被用於ε-己內醯胺流90之析出物。於此同時,可明確地計量ε-己內醯胺之數量。已產生析出物混合物被進一步以預聚合-或預冷凝反應器109以及後冷凝反應器110兩種形式被供應至根據圖一實例內設計之冷凝裝置。因此來自聚縮合裝置之一部分主熔體流於分流160內被供應至一適當擠壓機150。藉由此擠壓機,儲存於如裝置151內之添加劑可被供應至分流160內之側流。於分開此側流之後,該主熔體流被分成115a、115b和115c三條流線以及分別供應至粒化裝置120a、120b和120c。分開進入分流160以及藉由擠壓機150被修飾之各自一部分側流被供應至115a、115b或115c各條流線內。因此該側流160藉由一切換裝置161被分成複數條部分流160b和160c,該部分流開口各自進入側流線115b或115c內。根據圖一之實例,該裝置僅進行側流115b和115c之修飾作用,同時側流線115a保持未修飾,即無添加劑。然而,該分流160內亦同樣饋送一部分數量側流進入側流線115a。藉由切換裝置161,可調節例如該側流線115b和115c之不同程度添加性。完成粒化之後,藉由各自置於側流線115a、115b和115c以及連接於各自粒化裝置120a、120b和120c後之萃取裝置130a、130b和130c萃取已形成顆粒。萃取液過程中獲得之萃取水以及含有析出物如己內醯胺或其二聚體及/或水溶性短鏈寡聚體經由萃取水線路131a、131b和131c被供應至一蒸發裝置170並且被收集。從個別側流線115a、115b和115c獲得萃取水之共同蒸發。根據本控制方法,可明確地調節這些萃取水之蒸發程度。由此獲得富含己內醯胺或短鏈但具活性寡聚體之濃縮萃取物可經由一收集管線171被供應至計量裝置100b以及饋送至新己內醯胺流90。藉由於各自側流線115a、115b和115c內之相應乾燥裝置140a、140b和140c進行已萃取顆粒之後續乾燥。後續乾燥之後獲得各自具有不同添加性141a、141b和141c之顆粒。圖一說明圖示之實例中,聚醯胺顆粒141a為無添加劑,聚醯胺顆粒141b具有半添加性(即與聚醯胺顆粒141c比較具有一低度添加性之添加劑)以及聚醯胺顆粒141c具有"完全"添加性。 圖二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裝置之製造過程或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說明高至粒化之控制方法,即圖一中所述之萃取-和乾燥步驟並未說明於圖二。圖二說明於側流中藉由特殊擠壓機加入添加劑之原理。 圖二中,1主熔體流;2被選擇性修飾之部分熔體流;3準備被修飾之側熔體流;4輸送泵;5添加劑加入裝置;6雙軸擠壓機;7計量區;8熔體進入區;9加濕區;10除氣區以及11分散區;12除氣裝置;13回流泵;14修飾側流;15靜態混合元件;16旋轉點;17未修飾部分熔體流以及18造粒機。 根據期望不同類型產品之數目,聚合物主熔體流被分成各種部分熔體流:於圖二實例中,用於直接紡紗16以及用於製造未修飾粗顆粒17之任選消光或非消光熔體。同樣,被從部分熔體流2分開之一任選被修飾側熔體流3,以及被計量輸送泵4供應入以特殊設計螺旋元件其具有複數個處理區7至11之一雙軸擠壓機6。在第一擠壓機區(計量區7)中,藉由一加入裝置5以固體計量之添加劑被拉延入和輸送至第二區,其部分熔體流被導向添加劑之熔體進入區8以及進行濕潤之第三擠壓機區(加濕區9),接著輸送至具有除氣裝置12之第四擠壓機區(除氣區10)然後被除氣以及,於第五擠壓機區(分散區11)內根據熟習本領域技術者所習知現行技術進行分散作用。然後將獲得之添加劑熔體濃縮物經由回流泵13再一次計量入該準備被修飾之部分熔體流2內以及於靜態混合元件15內被均勻地逆混合。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以及其裝置,可輕易地修飾具有0.015至16%重量比,較佳為0.03至0.6%重量比,最佳為0.3%重量比添加劑之聚合物熔體。 圖三顯示實例之一具體實施例,該Berstorf堅固ZE 40A型相同方向雙軸轉動擠壓機具有可加熱和可冷卻區:21計量區、22熔體進入區、23除氣區、24至28分散區、29螺桿頭;30添加物計量;31聚合物熔體供給以及32除氣。 一種用於執行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裝置包括至少一輸送泵3、一具有添加劑加入5和除氣裝置12之特殊設計雙軸擠壓機6以及處理區7至11、一回流泵13和一靜態混合元件15,該添加劑加入裝置5較佳為一下向流管,該特殊設計雙軸擠壓機6較佳為具有以相同方向雙軸轉動之擠壓機,其具有第一擠壓機區(計量區7)、直徑縮小0.2至4 mm,較佳為0.5至2 mm,更佳為0.5至1 mm之特殊設計螺桿元件、以已知方式具有傳動元件之第二擠壓機區(熔體進入區8)、具有捏合元件和導流元件之第三擠壓機區(加濕區9),其以已知方式適配第四擠壓機區(除氣區10)內之傳動元件,並且以已知方式於第五擠壓機區(分散區11)內配備另類傳動和捏合元件,以及利用溫敏添加劑被冷卻之計量區7。 1‧‧‧主熔體流 2‧‧‧部分熔體流 3‧‧‧輸送泵 4‧‧‧計量輸送泵 5‧‧‧添加劑加入裝置 6‧‧‧雙軸擠壓機 7‧‧‧第一擠壓機區/計量區 8‧‧‧第二擠壓機區/熔體進入區 9‧‧‧第三擠壓機區/加濕區 10‧‧‧第四擠壓機區/除氣區 11‧‧‧第五擠壓機區/分散區 12‧‧‧除氣裝置 13‧‧‧回流泵 14‧‧‧修飾側流 15‧‧‧靜態混合元件 16‧‧‧直接紡紗 17‧‧‧未修飾粗顆粒 18‧‧‧造粒機 21‧‧‧計量區 22‧‧‧熔體進入區 23‧‧‧除氣區 24‧‧‧分散區 25‧‧‧分散區 26‧‧‧分散區 27‧‧‧分散區 28‧‧‧分散區 29‧‧‧螺桿頭 30‧‧‧添加物計量 31‧‧‧聚合物熔體供給 32‧‧‧除氣 90‧‧‧內醯胺流 100a‧‧‧計量裝置 100b‧‧‧計量裝置 109‧‧‧預冷凝反應器 110‧‧‧後冷凝反應器 115a‧‧‧側流線 115b‧‧‧側流線 115c‧‧‧側流線 120a‧‧‧粒化裝置 120b‧‧‧粒化裝置 120c‧‧‧粒化裝置 130a‧‧‧萃取裝置 130b‧‧‧萃取裝置 130c‧‧‧萃取裝置 131a‧‧‧萃取水線路 131b‧‧‧萃取水線路 131c‧‧‧萃取水線路 140a‧‧‧乾燥裝置 140b‧‧‧乾燥裝置 140c‧‧‧乾燥裝置 141a‧‧‧聚醯胺顆粒 141b‧‧‧聚醯胺顆粒 141c‧‧‧聚醯胺顆粒 150‧‧‧擠壓機 151‧‧‧裝置 160‧‧‧側流 160b‧‧‧部分流 160c‧‧‧部分流 161‧‧‧切換裝置 170‧‧‧蒸發裝置 171‧‧‧收集管線 在不限於代表本發明特定具體實施例之下參考隨後圖示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其分別為:圖一 一種用於執行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裝置,其包括三股部分流;圖二 圖一中聚縮合裝置之剖面圖;以及圖三 可用於根據本發明裝置之擠壓機內之螺桿實例。 1‧‧‧主熔體流 2‧‧‧部分熔體流 3‧‧‧輸送泵 4‧‧‧計量輸送泵 5‧‧‧添加劑加入裝置 6‧‧‧雙軸擠壓機 7‧‧‧第一擠壓機區/計量區 8‧‧‧第二擠壓機區/熔體進入區 9‧‧‧第三擠壓機區/加濕區 10‧‧‧第四擠壓機區/除氣區 11‧‧‧第五擠壓機區/分散區 12‧‧‧除氣裝置 13‧‧‧回流泵 14‧‧‧修飾側流 15‧‧‧靜態混合元件 17‧‧‧未修飾粗顆粒 18‧‧‧造粒機
权利要求:
Claims (16) [1] 一種由至少70%重量比衍自ε-己內醯胺構成之重複單位連續製造聚醯胺6或共聚醯胺之方法,其具有下列步驟:(a)提供析出物(educts),(b)形成一預聚物以及縮聚該預聚物同時產生一主熔體流,(c)粒化該聚合物熔體,(d)萃取聚醯胺顆粒,以及(e)乾燥;其特徵為從主熔體流(b)移除一部分數量以及該部分數量於一擠壓機之側流內混合一確定數量之添加劑以及該修飾側流於粒化(c)之前返回至該主熔體流(b)下游以及於萃取(d)期間形成萃取液,其包含已濃縮並且返回最初製程(a)之析出物舉例如ε-己內醯胺。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主熔體流(b)之側流分流之後於下游被分成至少兩股部分流以及經修飾側流以確定比例返回進入至少一部分流,隨後於其各自部分流內被顆粒化(c)、萃取(d)以及乾燥(e)。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主熔體流(b)被分成三股部分流以及經修飾側流以確定比例返回進入兩股部分流。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該添加劑被計量入一具有不同處理區域之雙軸擠壓機內。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該添加劑最佳為使用可溶或不可溶、無機或有機顏料,較佳為二氧化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該添加劑在保護性氣體較佳為氮氣之下,被計量進入該擠壓機內。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於保護性氣體較佳為氮氣之下操作該擠壓機。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該被應修飾之主熔體流(b),被修飾之添加劑數量為0.01至16%重量比,較佳為0.03至0.6%重量比。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萃取期間(d)內形成,包含高至15%重量比之ε-己內醯胺和寡聚體/二聚體,以及冷凝之後,該萃取液濃度為70至95%重量比。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濃縮期間將新鮮內醯胺加入萃取液。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0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為,在該積聚於各自部分流內之萃取液被一起濃縮。 [12] 一種用於執行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至少一項方法所述之裝置,其包含被配置於連續下游之至少一計量裝置(100a、100b)、至少一冷凝裝置(100)、至少一粒化裝置(120a、120b、120c)、至少一萃取裝置(130a、130b、130c)以及至少一乾燥裝置(140a、140b、140c),其被配置於連續下游內,一擠壓機(150),其被配置於至少一冷凝裝置(110)和至少一粒化裝置(120a、120b、120c)間之分流(160),以及連接至少一蒸發裝置(170)之至少一萃取裝置(130a、130b、130c)。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雙軸擠壓機具有一計量區、一熔體進入區、一加濕區、一除氣區和一分散區。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雙軸擠壓機計量區內之螺桿直徑被減少0.2至4 mm。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雙軸擠壓機係一種其雙軸以相同方向旋轉之擠壓機。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至第15項中至少一項所述之裝置,其特徵為,該用於形成預聚物之設備(109)係連接於冷凝裝置(110)之前。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637010B|2018-10-01|用於直接、連續修飾聚合物熔體之方法和裝置 JP2911663B2|1999-06-23|ポリマー溶融液を直接、連続的に変性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519687B|2016-02-01|消光聚醯胺56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DE19811280C2|2002-06-27|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ückgewinnung von linearem Polyester CN1078222C|2002-01-23|聚酰胺的连续聚合方法 JP2014516112A5|2016-10-20| CN102276982A|2011-12-14|一种聚苯硫醚与耐高温尼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180987A2|2010-05-05|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ydrolysearmen polyester-granulaten aus hochviskosen polyester-schmelz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r polyester-granulate Giraldi et al.2005|Glass fibre recycled poly | composite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CN105418914A|2016-03-23|制备聚酰胺的方法 EP2160431A1|2010-03-10|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in extrudern IL155232A|2008-01-06|Process for polyamide production US11066518B2|2021-07-20|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amide 6 with low extract content EP1776409B1|2008-05-07|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hochmolekularer polyamide DE10037030A1|2002-02-07|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CN110105563A|2019-08-09|一种功能性尼龙pa6原位聚合添加剂改性小试工艺 CN107057337A|2017-08-18|一种高强高刚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360A|2018-06-01|一种电梯滚轮专用pa66复合材料 CN105733254B|2018-02-13|一种熔体稳定且具有耐氯化物溶液特性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619597B|2018-04-01|聚合經偶合複合方法 JP2007100022A|2007-04-19|ポリマードープの調整方法 US20170114477A1|2017-04-27|System for industrial yarn production from composite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material CN111378122A|2020-07-07|低熔点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MX336829B|2016-02-03| MX2013014141A|2014-01-23| PL2532698T3|2016-12-30| WO2012168252A1|2012-12-13| CN103635509B|2016-03-09| JP2014516112A|2014-07-07| RU2600551C2|2016-10-20| EP2532698B1|2016-04-20| EP2532698A1|2012-12-12| KR20140073478A|2014-06-16| RU2013153201A|2015-07-20| JP6025829B2|2016-11-16| ES2577612T3|2016-07-15| KR101914553B1|2018-11-05| CN103635509A|2014-03-12| TWI637010B|2018-10-01| US20140243473A1|2014-08-2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617598B|2015-10-01|2018-03-11|德希尼布吉瑪公司|以一或多種添加劑連續性改質未經萃取的聚醯胺6之聚合物熔融物之方法及裝置|US3496133A|1965-05-10|1970-02-17|Du Pont|Process for preparing filled polymeric structures| DE2732328A1|1977-07-16|1979-02-01|Basf Ag|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prolactam| TW209232B|1990-12-13|1993-07-11|Inventa Ag|| DE4039857C2|1990-10-19|1993-08-19|Ems-Inventa Ag, Zuerich, Ch|| DE19519819A1|1995-05-31|1996-12-05|Bayer Ag|Verfahren zur Wiederverwertung von wäßrigen Extraktlösungen, di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PA 6 oder Copolyamiden anfallen| DE19752182A1|1997-11-25|1999-05-27|Basf Ag|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Extraktion von Polyamid| DE19752183A1|1997-11-25|1999-05-27|Basf Ag|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Extraktion von Polyamid| JP5100992B2|2005-09-08|2012-12-19|ユニチカ株式会社|ポリアミド樹脂用成形性改良マスター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WO2007128521A2|2006-05-04|2007-11-15|Uhde Inventa-Fischer Ag|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granulat| DE102007057189A1|2007-11-28|2009-06-04|Automatik Plastics Machinery Gmbh|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 DE102008012806A1|2008-03-06|2009-09-10|Schill + Seilacher Ag|Halogenfreie Flammschutzmittel| DE102008044452A1|2008-08-19|2010-02-25|Lurgi Zimmer Gmbh|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Extraktion von Polyamid-6|EP2546227B1|2011-07-11|2016-05-04|Uhde Inventa-Fischer GmbH|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Lösung von Salzen| EP2759499B1|2013-01-25|2016-08-24|Uhde Inventa-Fischer GmbH|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Förderung von Granulat| ES2671738T3|2013-02-08|2018-06-08|Uhde Inventa-Fischer Gmbh|Reactor con tubo de condensación vertical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polimerización de poliamidas en un reactor de este tipo| EP2784102B1|2013-03-26|2015-12-09|Uhde Inventa-Fischer GmbH|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Rückführung von Extraktwässern im Polyamidherstellungsprozess| CN104130392B|2013-05-01|2018-10-26|英威达纺织(英国)有限公司|混合用于聚酰胺合成的侧流|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EP11004672.9A|EP2532698B1|2011-06-08|2011-06-08|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rekten, kontinuierlichen Modifizierung von Polymerschmelzen| ??11004672.9||2011-06-08||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